<form>
<input>、<textarea>、<button>
type、name、value、placeholder、required
<label> 與可用性的關係type="email"、type="password"、type="number" 都有不同檢查與介面。<body>
  <h1>聯絡我們</h1>
  <form action="/submit" method="post">
    <label for="name">姓名:</label>
    <input type="text" id="name" name="name" placeholder="請輸入姓名" required>
    <br><br>
    <label for="email">電子郵件:</label>
    <input type="email" id="email" name="email" placeholder="example@mail.com" required>
    <br><br>
    <label for="message">留言:</label><br>
    <textarea id="message" name="message" rows="5" cols="30" placeholder="請輸入訊息"></textarea>
    <br><br>
    <button type="submit">送出</button>
  </form>
</body>

label → ✅ 提升可用性與無障礙體驗type="text" → ✅ 依需求使用 email、password、number
name → ✅ 後端需要 name 來接收資料placeholder 當標籤 → ✅ 使用 <label>,placeholder 僅作輔助<textarea>
<label>
required 驗證必填password 欄位並測試今天進入到表單的部分,感覺像是前端世界的一個轉折點,因為它不再只是靜態顯示,而是開始與使用者互動。透過 <form> 和各種輸入欄位,我能收集資訊並傳送到後端,這讓網頁變得真正「活起來」。
練習的時候我特別注意 label 的用法,以前常常忽略,結果使用體驗很差,現在才知道它對無障礙設計的重要性。type 的選擇也讓我體會到,瀏覽器其實能幫忙做很多檢查,例如 email 格式或數字輸入。
雖然目前還沒接觸後端,但我能感覺到這一步是必要的基礎。就像打地基一樣,先把表單結構設計好,未來才能接 API 或資料庫。一步一步,網站真的開始有了靈魂。